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

一些發人深省的文句

情必近於痴而始真
才必兼乎趣而始化

創意是才的表現, 讓他人瞭解與接受創意, 則必須兼具"趣"; 趣是什麼? 是誰的趣?
趣是興趣嗎?
趣是利害嗎?
趣是巧思嗎?

一個論述之所以被傳頌, 必有其趣

入乎其內者有真情
出乎其外者乃見顯理

沒有真正的投身在一件事, 怎知此事?
事若關己或事不關己, 你還會對事有相同的看法嗎?
入乎其內, 出乎其外, 是一智慧


三境界
何事不如此?


正其誼不謀其利
明其道不計其功
吾人當做何事?

閱讀即探究(1)

在許多領域中語言一向被視為是思想的表現工具, 語言是中性的, 透明的; 它在人與自然/世界之間只是扮演鏡子般的角色與功能. 一面好的鏡子總是反映真實: 真實的自然與真實的想法.

如果語言扮演的角色不止如此, 那麼我們就有機會重新來檢視在知的歷程中,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.

人們總以為自己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, 直接面對大自然. 這種想法十分直接, 但過度簡化. 人總是先被生到一個化成的世界中, 習得化成的習俗與規範, 語言與符號.

在人和自然之間, 還有一個社會世界.

讀大自然這本書, 需要懂得大自然這本書的語言. 這種語言從何而來? 從閱讀中習得.
閱讀大自然的歷程是探究;
閱讀文本的歷程也是探究;
社會世界是我們面對的第一文本;
自然世界是第二文本.